更新于 1月12日

博士后(電磁)

3-3.5萬·13薪
  • 東莞
  • 經驗不限
  • 博士
  • 全職
  • 招1人

職位描述

微波雷達射頻電磁天線學術/科研
【誠聘博后】電磁成像與感知、電磁兼容、電磁無損檢測方向 | 大灣區大學(籌)高原課題組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劉發林教授聯合招收博士后 課題組介紹 高原,大灣區大學(籌)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助理教授,獨立PI。博士期間研究微波與毫米波技術在工業無損檢測及醫學診斷方面的應用,在IEEE權威期刊及會議發表論文十余篇,獲得IEEE獎學金(儀器與測量學會)一項,會議論文獎(IEEE I2MTC,IEEE APS)多項。博士畢業后加入Apple從事電磁設計工作,對電磁技術的研究及產業落地有深入理解。此外,曾兩次獲得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杰出審稿人獎(Outstanding Reviewer Award),受邀擔任該期刊Associate Editor, 并獲Outstanding Associate Editor(2021)獎項。 聯合招收導師介紹 劉發林,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電子工程與信息科學系和微電子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85年獲清華大學無線電系工學學士學位,后又分別于1988年和2004年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碩士和博士學位。1988年留在中國科大任教至今。主持或參加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計劃、973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等項目近20項,涉及毫米波雷達前端、毫米波儀器頻率擴展、衛星組網通信、微波毫米波器件、計算電磁學、射頻功放數字預失真技術等。曾獲得1992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98年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等多項獎勵。2001年入選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發表學術刊物論文100余篇,會議論文80余篇。其中SCIE、EI索引100余篇。已培養博士后9名,博士畢業生18名,碩士畢業生50余名。目前的研究興趣集中在射頻功放DPD技術和SAR雷達成像算法。現為中國電子學會微波分會副主任委員,《微波學報》副主編。 招聘方向 電磁成像與感知、電磁兼容、電磁無損檢測 招聘崗位 博士后2名 崗位職責 1. 根據PI指導開展電磁成像與感知、微波無損檢測、電磁兼容、及AI驅動的應用電磁技術等方向相關研究; 2. 獨立或協助PI完成相關科研項目的申報、實施與結題等工作,輸出高質量論文等成果; 3. 協助PI完成實驗室建設、設備采購維護、研究生培養等實驗室管理相關工作。 應聘條件 1. 具有或即將獲得電氣電子信息類專業博士學位,有以下經驗優先考慮:電磁成像,微波工程與天線設計,與AI結合的應用電磁技術; 2. 具備良好的獨立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已有較好的科研學術成果; 3. 年齡一般不超過35周歲且獲得博士學位不超過3年,身體健康狀況良好,能夠適應科研工作要求; 4. 具備良好的學術道德和職業操守,追求上進,自驅力強,具有高度責任心、良好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薪酬待遇 1. 聘期2年。A類博士后綜合年薪不低于45萬元(含地方政府資助,下同),B類博士后綜合年薪不低于40萬元。入選廣東省海外博士后人才支持項目,綜合年薪不低于60萬元。根據科研工作業績表現,課題組提供相應的科研績效獎勵。2. 除綜合年薪外,學校高標準繳納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發放租房補貼。 3. 提供工作開展所需科研條件及國內外學術交流機會。 4. 支持博士后作為負責人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以及省、市各級科研項目;獲得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或省級以上重點博士后資助項目,地方政府按1∶1給予配套資助。 5. 出站后留莞工作的,東莞市給予50萬元生活補助。入選廣東省海外博士后人才支持項目,出站后留粵工作的,廣東省給予40萬元住房補貼。 6. 支持博士后申報東莞市特色人才,享受購房補貼、租房補貼、生活補助、科技成果轉化貢獻獎勵、醫療保障、創業扶持、境外人才個人所得稅優惠、優才卡服務等。 7. 工作地點松山湖科學城,享受帶薪年假、健康體檢和校內餐廳等福利待遇,學校按屬地政策協助解決子女入園入學。 8. 對于優秀的出站博士后積極推薦申請校內相關崗位。 9. 博士后出站后頒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后證書。

工作地點

廣東省東莞市松山湖大學路16號

職位發布者

高原/人事經理

昨日活躍
立即溝通
大灣區大學(籌)
大灣區大學是由廣東省人民政府管理、東莞市政府投入保障為主的公辦普通高等學校,辦學經費由東莞市財政全額供給。大灣區大學定位為以理工科為主的高水平新型研究型大學,重點聚焦物質科學、先進工程、生命科學、新一代信息技術、理學、金融管理等6個方向開展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擬開展本科生、碩士及博士研究生全日制學歷教育,預計到2030年在校生將達1萬人左右,本科生與研究生規模比例約1:1。大灣區大學按照“一校兩區”建設,校園建設投資約100億元,總占地面積約2356畝,總建筑面積約100萬平方米。松山湖校區選址于松山湖高新區,已于今年1月工程設計招標,并于11月正式動工;濱海灣校區選址于東莞市濱海灣新區威遠島板塊,濱海灣校區預計年底前啟動校園規劃和一期校園工程設計招標。
公司主頁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