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設事業部
一、泥漿體系設計與優化
1、根據地質資料、鄰井數據及鉆井目標,設計合適的鉆井液體系(水基、油基、合成基等)。
2、制定泥漿性能參數(密度、流變性、濾失量、潤滑性等),確保井壁穩定、潤滑防卡及攜巖效率。
3、針對特殊地層(如鹽膏層、高壓層、易塌層)優化泥漿配方,減少井下復雜情況。
4、持續優化泥漿配方,提高機械鉆速(ROP)并降低泥漿成本。
5、評估并引入新型泥漿添加劑(如納米材料、環保型處理劑)及技術(如低固相、無固相泥漿)。
6、結合井下數據(如LWD/MWD)調整泥漿性能,提高鉆井效率。
7、審核泥漿服務公司提供的技術方案,確保符合甲方及行業標準。
8、編制泥漿技術報告,并向甲方及公司管理層匯報泥漿性能及優化建議。
二、泥漿現場應用管理
1、監督現場泥漿工程師實時監測泥漿性能(密度、粘度、固相含量、pH值等),確保符合設計要求。
2、針對井下異常(如井漏、氣侵、鹽侵)及時調整泥漿性能,防止事故惡化。
3、確保泥漿循環系統(泥漿泵、振動篩、離心機等)正常運行,優化固控效率。
4、審核泥漿材料(如膨潤土、降濾失劑、潤滑劑)的質量,避免因劣質材料導致井下問題。
5、制定泥漿材料采購計劃,優化庫存管理,減少浪費。
6、分析泥漿使用數據,提出降本增效措施(如回收利用、替代材料)。
三、復雜情況處理與技術支持
1、針對井漏、井涌、卡鉆等事故,制定泥漿調整方案(如堵漏、增粘、降密度)。
2、指導現場團隊處理泥漿污染(如CO?、H?S侵入)及高溫高壓條件下的泥漿穩定性問題。
3、確保泥漿體系符合井控要求(如壓井液儲備、加重材料可用性)。
4、監督泥漿廢棄物的合規處理,防止環境污染。
5、參與泥漿相關事故調查(如井壁垮塌、鉆具腐蝕),提出技術改進方案。
四、團隊管理與合規
1、管理泥漿工程師及現場操作團隊,提供技術培訓與考核。
2、協調泥漿服務公司、固控團隊及第三方實驗室的工作。
3、確保泥漿作業符合HSE標準(如OSHA、API 13C)及環保法規。
4、定期檢查泥漿處理設備的防爆、防泄漏措施。
5、與鉆井、地質、HSE等部門溝通,確保泥漿方案與整體作業計劃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