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機械工業質量管理協會(簡稱粵機質協)成立于1983年,現有會員單位有224個,主要承擔機械工業咨詢、新技術應用推廣和質量管理服務等工作,是全省首批具備承接政府職能轉移和購買服務資質的社會組織。本協會接受中國機械工業質量管理協會、省經信委、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省質量協會等業務主管單位的指導和省民政廳民間組織管理局的監督管理。是政府團結聯系廣大從事機電產品生產、經營的企事業單位的社會中介組織和自律性行業管理組織。在政府的指導下,遵守憲法,遵循市場經濟法則,協助政府搞好行業管理,溝通行業之間,行業與政府之間關系。本協會宗旨是推動我省機械工業質量管理事業發展,致力在本省機械系統內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增強質量意識,指導和督促企業提高產品質量水平,引導和支持企業實施名牌戰略,增強產品的市場竟爭力。
粵機質協作為平臺性質的行業機構,具有一定的行業影響力,擁有廣東省科學院(原廣東省工業技術研究院)、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州機械科學研究院、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華東交通大學等一大批支撐單位的專家資源,專家團隊對廣東省制造業發展情況非常熟悉,近五年來承擔了10多項省政府相關部門委托的規劃項目,主要包括:《廣東省裝備制造業發展規劃》、《廣東省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情況研究報告》、《廣東省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5-2025)》(參與)、《廣東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指導目錄》、《廣東省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廣東省“十二五”制造業信息化科技示范工程規劃》、《廣東“十三五”傳統優勢產業改造升級關鍵技術研究》等,這些行業規劃、產業研究成果都先后成為省政府相關政策性文件。粵機質協能夠集思廣益、博采眾長的整合國內相關科研機構和高校專家智力資源開展相關技術咨詢服務、行業規劃編制、新技術推廣應用等工作。
粵機質協的主要任務是:開展機械工業咨詢工作;貫徹國家有關質量管理的方針、政策、法規;積極推進質量管理工作,開展QC成果發表和質量管理小組評選活動,引導和支持企業實施名牌戰略;組織或參與技術開發、新產品評價,鑒定、科技成果轉讓與技術中介等方面的技術服務;貫徹“以科技為先導,質量為主線”的工作方針,開展培訓和組織各類學術交流與合作活動,宣傳推廣新工藝、新技術的應用,協助企業開拓發展新產品市場。
廣東省機械工業質量管理協會主要服務項目
一、開展政策宣貫及承接政府職能轉移和購買服務相關工作。
1、開展政策宣貫工作,傳遞國家、行業及省政府有關質量的最新發布的方針、政策、法規和質量管理相關要求。通過本協會網站、微信等平臺及時傳遞信息,幫助會員掌握政府部門及行業主管部門有關質量工作的文件精神和要求。
2、承接廣東省中小企業局“公共(技術)服務示范平臺”、機械產品質量管理與可靠性技術等方面的政府職能轉移與購買服務項目。
二、依托協會擁有的行業和專家資源,為企業提供技術咨詢與診斷服務。
1、依托廣東省機械工業專家委員會的專家資源,為相關企業提供咨詢診斷服務,協助解決會員單位產品研發、生產或質量管理方面的難題,指導企業取得技術研究突破。
2、根據企業實際需求,可組織專家深入企業開展各類技術、質量問診或培訓活動。
3、組織會員單位參加國內及德國行業技術經驗交流,新產品評價、鑒定與展示,成果轉讓與技術中介等相關活動。
三、組織開展國家、省市各類質量獎項的推薦與評選工作。
1、作為“全國機械工業質量獎”的廣東省唯一推薦單位,培育及推薦廣東省機械工業企業積極參選國家質量獎。
2、組織開展QC成果發表和質量管理小組評選活動,并推薦參加國家優秀QC小組成果獎評選。
3、創立“廣東省機械工業質量獎”,宣傳、鼓勵并培育會員單位積極參與廣東省機械工業質量獎、廣東省名牌產品和廣東省著名商標的評選工作。
4、組織開展機械工業企業“用戶滿意度”調查、評價等相關工作。
四、為機械工業企業提供職業技能鑒定、行業技術培訓等服務。
1、經國家機械工業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批準,開展機械行業從業人員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組織企業技術人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經鑒定合格者,頒發國家職業資格證書。
2、開展企業QC小組、兩化融合、質量控制與檢驗人員及資質、精益生產管理、六西格瑪管理及各類質量管理體系等技術培訓。
五、為機械工業企業提供各類行業技術服務。
1、作為華信技術檢驗有限公司在廣東省設立的唯一辦事機構,聯合開展質量體系認證咨詢等相關活動。
2、開展企業重大技術裝備評估與咨詢服務(產品檢驗檢測、裝備保險、政府項目申報等服務)。
3、開展機械產品可靠性數值模擬(設計/分析/仿真/優化等)、檢測及標準制修訂等技術服務。